X 关闭

每日视讯:研究了5000多颗系外行星之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存在异常
来源: 靓靓Skin美肤      时间:2023-06-21 15:15:17

太阳系中的行星质量差异很大


【资料图】

随着天文学家们不断开发新的观测技术,以及精度更高的计算模型,越来越多的行星被发现,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了行星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在探测到的那些系外行星中,接连不断地传来与太阳系不同之处的消息,例如那些行星在其母恒星周围公转的周期、距离、形态和轨道偏心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探测到的行星系统中,相邻行星之间的质量差异也都相对较小,这个“相对”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即使在这些行星之间,质量差异仍然有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情况,当然,这样的情况更多出现在类木行星和气态巨行星之间。

当天文学家在观测和计算太阳系的时候,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中,木星拥有超过半数的太阳系质量,而在其他七颗行星中,最大的土星也仅有自太阳系中总质量的3%。而我们已知的系外行星当中,像太阳系中这样的质量差异并不常见。从这点来看,太阳系的形成和进化历程的确比普通的行星系统更为罕见。

太阳系中的岩石行星太小

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四颗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其中,地球的质量是最大的,依次为金星、火星、水星。这与我们所探测到的那些系外岩石行星是大相径庭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超级地球”,与地球大小相当或略大的岩石行星,在已知的行星中比较罕见。这些行星的质量范围在地球的1-10倍之间,对于太阳系中的四颗岩石行星而言,虽然地球的半径比火星、金星和水星要大,但大多数超级地球的半径都比地球大。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超级地球的半径甚至可与海王星相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这些行星作为岩石行星来看待,那么灵活的定义方式意味着太阳系中岩石行星的数量会减少到两颗依次为地球和金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分布太松散

太阳系中八个行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且每颗行星都拥有独特的运动轨迹和周期,使得太阳系的行星分布显得非常的松散,这与已知的其他行星系统存在很大的不同。

事实上,大多数类似太阳的恒星往往拥有多个行星。尽管有些行星的距离相对较远,但它们的分布方式往往更紧凑一些。不论是在合并演化历程中,还是在行星形成时,都会在这些行星轨道范围内撕扯和吸引,可能会引起行星轨道的调整。因此,相邻的行星质量差异越小,同时相邻行星之间的距离越小,轨道越接近圆形,这种行星系统越能有效地保持稳定,能够在恒星周围运行数十亿年甚至更长时间。

然而,太阳系中的行星分布情况却与此相反。在太阳系中,相邻的行星之间的质量差异明显,且相邻行星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轨道偏心率较大。那么,太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对此,天文学家们提出的一个可能解释是:太阳系中的气态巨行星,比如木星和土星,他们的引力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对其他行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例如引导了那些在太阳系内部的小行星形成带、吸引星际物质向内太阳系运动,缓解了那些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当然,这种解释仅仅是众多的可能性中的一种,随着我们对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统的更深入探究,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加丰富和准确的答案。

结语

通过对太阳系和已知的其他行星系统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发现太阳系与其他行星系统存在着三个不同之处:行星质量差异大、岩石行星太小、行星分布太松散。这些差异可能意味着太阳系行星形成和演化历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可能代表着某些物理过程、物质互动的不同模式和程度。尽管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还很有限,但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分析,我们有望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进化和性质,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这些身在其中的微不足道的生命所处的宇宙环境。

#AI共创计划招募#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